2月21日晚上6點,粉絲沒能如愿在直播間等到辛巴。
燕窩事件后,外界對這位31歲年輕主播的質疑達到了巔峰。從粉絲曝光、職業(yè)打假人王海質疑“燕窩為糖水”、再到辛巴兩度回應、快手封號,期間共誕生了近50次熱搜,其中微博28次,抖音20次。
幾乎所有人都明白,燕窩事件能掀起如此大的風波,離不開“辛巴”這個名字。過往的三年里,“保安事件”、“婚禮請來成龍等半個娛樂圈明星”以及“出其不意中斷直播”,這個在快手擁有7000萬粉絲的主播給大眾留下了囂張、狂妄的印象。大眾媒體塑造了辛巴的“異類”形象,他的一切行為都被放大或質疑,燕窩事件則將辛巴完全推向了大眾的對立面。
所有的光環(huán)與爭議,在辛巴賬號被快手禁封后似乎劃上了休止符。去年12月23日,快手宣布對辛巴個人賬號進行60天的封禁,包括“時大漂亮”在內的辛選家族賬號也遭遇不同程度的封停處罰。
隨后3個月的時間里,辛巴徹底陷入了沉默。他的微博不再更新,此前他以每天一條的頻率保持與粉絲的互動??焓仲~號解封后,他也沒有選擇第一時間恢復直播,但仍然戒不掉直播的癮。辛巴時常以不露面的方式和直播間粉絲打招呼。身邊的工作人員連連擺手,讓他克制一點,趕快離開直播間。
“辛巴準備好面對大眾了嗎?”這是辛巴留給自己、團隊、行業(yè)和粉絲的一道謎題。
今年3月初,在辛有志嚴選直播基地,我們見到了辛巴本人,他接受了億邦動力的獨家專訪。過去一年里每個燈火通明的夜晚,這棟6層的基地大樓見證了辛巴和他的主播們以平均每晚1個億的銷售額所創(chuàng)造的奇跡。
身著青色長袖和牛仔褲的辛有志顯得比較休閑,本人也比直播鏡頭里看起來更清瘦,也更精神。采訪被安排在面積近千方的基地6樓,這里是辛巴的專屬辦公室,到達6樓電梯需要專人刷門禁。辦公室一側的落地窗已經被放下的窗簾完全遮住,一絲陽光都透不進來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,這是為了“不讓外人拍到辛總”。
一開始辛有志顯得有些拘謹,即便對話已經開始他依舊一遍遍地翻看著采訪提綱,試圖組織語言讓回答更得體。但實際上辛有志比想象得更健談,也更開放。隨著訪談的深入,原定1個小時的采訪時長最終延長至2個半小時。
談及燕窩事件,他表示,自己以前只是快手的主播,沒意識到已經成為一名公眾人物,燕窩事件給自己“上了一課”;聊起捐款,他顯得有些委屈,“這是我唯一不能忍受的質疑”;談到品牌商質疑壓價太低,他有自己的堅持,“品牌商高毛利本身就是不合理的,我們只是讓他少賺了一些而已”;當被問及“辛巴最害怕什么”時,他卻有些沉默,“我最害怕失去朋友,因為很多人都是想跟著你一起賺錢,真正的朋友很少。”
很多時候,他試圖擺脫大眾對他“過分年輕”的解讀。就像母親對他的評價那樣,“你也只是一個小孩”,這讓他耿耿于懷?!拔也幌胍驗槲覀€人,影響辛選幾千人的夢?!毙涟驼f,“大眾可以沒有辛巴,但需要有辛選?!睙o論如何,這些始終需要他再次面對大眾。當然,是以看起來更友好的形象。
這好像是“小王子”的那束“玫瑰”,從桀驁不馴再到成熟溫潤的過程。對這個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年輕人來說,在經過輿論洗禮后獲得新的認知。
他意識到自己有近7000萬的粉絲,相比之下他的老家黑龍江省僅有3700萬人,自己的粉絲近乎是后者的2倍。他也知道自己除了是快手主播,還是辛選集團的“掌舵人”——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企業(yè),如今員工人數(shù)已達3000人。就連辛巴自己都坦言,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,公司經歷了一段野蠻成長期。他要面對自己內心的沖突,無論是否被人理解,都要通過具象的言行歸化成新的化學反應。
而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,讓辛選這家企業(yè)可以好好生存下去。
于是,這變成了一個擁有7000萬快手粉絲的性情主播,試圖學習做好“公眾人物”的故事。
以下為專訪內容,經億邦整理發(fā)布:
最快3月底舉辦首場直播,
希望大家看到更成熟的辛巴
億邦:一些朋友問我,辛巴的賬號已經解封了,什么時候才能在他的直播間買貨?
辛巴:應該是在今年3月下旬或者4月。自從發(fā)生這么多事,我更珍惜自己的直播,希望每場直播給大家?guī)淼母杏X都是不同的,希望大家看到一個更成熟的我。
以前我覺得自己還是快手里的一個主播,幾次事件之后,才明白其實你已經走進了公眾的視野,有很多東西你是需要用另一種心態(tài)去面對的。
億邦:為復出的第一場直播,這兩天你在準備什么?
辛巴:一是產品,因為春節(jié)剛放假回來,包括一些進口品牌的備貨量等等都不夠;還有整場直播的理念和自己的思想,我想給大家的感覺是,第一場我已經準備好了。
億邦:評價一下春節(jié)后辛選主播的幾場直播?
辛巴:氣氛其實還是挺好的,只是有一些主播的表現(xiàn)沒有達到我想要的,可能我今年的要求會比以前更高。我希望他們更真實一些,因為辛選一直在講的就是替老百姓說話,我希望主播真正能做到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。
其實大家在做產品的時候,價格是一方面,當然,辛選因為有銷量,它可以跟品牌有議價能力。但是大家都在互相學習,雖然有些產品做不到辛選的價格,也不會差太多。所以,最后還在于用戶對主播或辛選邏輯的認可,變成他的一種生活習慣,辛選開播,這些才是有價值的。
億邦:停播這三個月你在做什么,辛選團隊在做什么?
辛巴:我們在做重新的規(guī)劃,或者說是對直播電商行業(yè)的重新理解和思考。針對公司內部的各個版塊,包括在質量檢測方面,招了很多專業(yè)人士。
比如說,燕窩行業(yè)我們說實在就是不懂嘛,包括最后判罰的時候,理由也很簡單,其實對藝人(主播)來說確實是類似于代言,但辛選是一家公司,辛選所承擔的責任是和品牌方的溝通,選完品后給主播去推廣銷售,所以我們確實是有責任的。接下來我們對質量檢測、品牌審核更嚴格。
億邦:燕窩事件后是否和品牌方溝通過賠償?
辛巴:沒有溝通賠償,我的意思是你(品牌方)出來跟我一起面對,不需要你賠付,但是他也害怕了。品牌方的態(tài)度很簡單,就是不認同。當我們開始先行賠付的時候,我們試圖聯(lián)系品牌方,基本就聯(lián)系不上了。
后來通過三方,品牌方回復是“我們讓那么多人賣了,我們怎么賠”。因為辛選把自己這份賠償了,但品牌方給很多主播提供了同樣的產品和賣點卡,很多人也都賣過(燕窩),他如果同意這件事,那很多直播間不都要求賠嘛,所以這個事我也沒有辦法去強行要求人家(賠)。
我本來以為一個品牌會對自己的產品很負責任,但是經過這個事件,我們也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真正可以并肩前行的品牌,也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就想用流量賺點投機錢的品牌。
億邦:如何規(guī)避這種風險?
辛巴:這不漲經驗了嘛,我們對品牌的要求,包括審核,到倉庫驗貨,都會更細。包括這個燕窩(品牌方),也是會被起訴的,但是我們起訴他的額度是一塊錢。
億邦:就是要一個說法?
辛巴:對。
億邦:除了嚴抓質量檢測、品牌審核,辛選還在做什么?
辛巴:包括品牌方和辛選都注意到,未來行業(yè)缺的是專業(yè)的主播,更多的產品缺少更多專業(yè)主播去營銷。我們一直在研究課程和培訓,聯(lián)合一些學校老師寫關于直播行業(yè)的課程。
我們還有跟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一起討論,把辛選的數(shù)據公開給行業(yè),公開給質量監(jiān)督管理局。因為這次(燕窩)事件后,辛選在規(guī)范,也在提醒行業(yè)需要規(guī)范,只有這樣才能給用戶更多保障。
億邦:停播期間,一些遭遇電信詐騙的辛選粉絲跑到直播基地,你注意到這件事了嗎?
辛巴:我一直在親自抓這個事,在大家說這個事之前,我們就已經去立案調查,但整個案件,據我現(xiàn)在了解應該是挺復雜。
比如說,詐騙電話是海外打來的,這方面的調查就涉及國際版塊。當時警方首先介入到我們公司調查,看是不是公司內部問題,包括我們的微信、聊天記錄都監(jiān)測了,最后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什么問題。現(xiàn)在在往上查我們合作的機構,只能等有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后,我們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。
億邦:有一種說法是在物流方面信息被泄露了?
辛巴:這個現(xiàn)在我們沒辦法判定。警方肯定會去調查物流,比如會不會有人直接提取數(shù)據;也會去調查倉庫的發(fā)貨軟件,因為我們也合作了外部的系統(tǒng);也會去向阿里了解情況(購買鏈接大部分會跳轉到淘寶店鋪)。這里面就包含了很多環(huán)節(jié),但只是先調查的是我們公司,查完了我們才去了解其他公司。
億邦:你覺得這件事傷害了粉絲對辛選的情感嗎?
辛巴:我覺得是有傷害的,我們自己的態(tài)度是希望嚴查,給用戶一個交代,也期待警方最后的調查結果。
今年的重要議題是“去辛巴化”,
不想因為自己影響幾千人的夢
億邦:聽說停播期間,辛選引進了包括公關在內的新一批專業(yè)人士?
辛巴:是的,而且在持續(xù)引進。公關老師主要在教我怎么看待互聯(lián)網,之前我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簡單的生意人而已?,F(xiàn)在就是跟他們學習成熟企業(yè)家應該有的狀態(tài),包括語言問題和形象問題等,也是一種自我反省。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自我反省。
億邦:你和這些專業(yè)人士溝通、磨合中,有感到困難的地方嗎?
辛巴:肯定有,因為創(chuàng)業(yè)本身就是一種挑戰(zhàn)。在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,我覺得辛選是一家野蠻成長的公司。但是最近這一年,公司管理在逐漸規(guī)范化。
部門與部門之間、部門內部之間、部門與我之間、我與公司之間的自我“斗爭”,這是一個非常難的磨合過程,其中的“舍”和“得”需要我來判定。
大家看到我們有很多成績,但實際上把直播關掉,我們已經失敗了無數(shù)次,千錘百煉過無數(shù)次。輸了就輸了,重要的是把經驗放到下一場實戰(zhàn)當中。
億邦:辛選已經有3000多人了,每年的GMV也上百億,規(guī)模上可以算大集團了。有人說此時辛巴的個人標簽需要被弱化了?
辛巴:這是今年比較重要的議題。今年主要就是“去辛巴化”,不要讓大家總認為辛巴怎么樣,其實他是一個公司,也幾千個人了,我不想因為自己而影響了這幾千人的夢。
我會更多的思考公司各個版塊的發(fā)展,包括和整個行業(yè)的配合度。面向行業(yè),我們企業(yè)應該有什么態(tài)度,而不是辛巴有什么態(tài)度。辛巴所做的事應該是更好地引導這家企業(yè)發(fā)展,而不是引導一場直播或者引領什么風格。
億邦:具體來看“去辛巴化”會有哪些表現(xiàn),比如今年你的直播頻次跟去年比,會不會有變化?
辛巴:會少很多,一個月一次或者兩個月一次。一些重大的活動,比如快手的活動,或者政府鄉(xiāng)村振興的活動,我還是會主動去做的。還有就是為公司出點力,因為公司對我有KPI考核(笑)。
億邦:你的KPI是什么?
辛巴:我的KPI就是在很好的狀態(tài)下為公司創(chuàng)造很好的GMV。
億邦:“很好的狀態(tài)”定義是?
辛巴:就是不要再像以前一樣胡說八道了(笑)。
億邦:你前幾天通過語音告訴粉絲,說自己的“直播癮”又犯了。那么,這種“直播癮”和開播頻次的限制會不會“相互打架”?
辛巴:其實我最喜歡的不是直播帶貨,而是開播跟粉絲聊天。但是,就是因為辛巴在不斷走進公眾視野,所以我不能再去(那樣)聊天了,你就怕哪句話又說錯了。
這種“直播癮”就是,我在這坐著的時候,我會感覺到直播間100萬甚至200萬人,我知道他們在干什么。
比如說,他正在戴著耳機,手里拿著拖布在那兒拖地,聽我在直播間講產品,然后拖布丟在一邊開始下單。
或者是,他在床上靠著,后面靠著兩個枕頭,然后蓋個小毯子在那兒躺著看直播。
我想表達的是,我和他們的生活已經有很深的感情了。以前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商人,他們選擇相信我、包容我。這些人給了我一切,給了辛選夢想,給了我夢想。
我其實不怕失去粉絲,我怕那些真正跟我一起走過來的人,對我失望,而失望的原因是因為我變了。不是說粉絲放棄你了,是粉絲看錯你了。能明白嗎?這就好比說,我很信任一個兄弟,然后最后兄弟把我給“賣”了,我最怕的是這個。
億邦:除了“去辛巴化”,有人說以辛選的體量,更要關注與政府和媒體的關系,你怎么看?
辛巴:我覺得這也算是對我的提醒,主要是媒體關系,我個人認為自己是一個人非常愛國的人。對于媒體這塊,借用老羅的一句話,就“交個朋友”嘛。包括有人問我“恨不恨王?!?,“恨不恨抖音”,我都回答“不恨”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。
比如燕窩事件一開始被大眾密集批判,我心里也是反駁的。我說“你干嘛,為什么呀,怎么了,做錯事辛選承擔就是了”。那個時候我(感覺)“辛巴承擔是錯,回應也是錯,什么都是錯”。后來想明白了,辛巴已經不再是快手以前內部的一個主播,是個公眾人物了。
粉絲超過7000萬的時候,
心態(tài)確實“飄了”
億邦:辛選主播的主戰(zhàn)場還是快手,那你如何定位自己在快手的角色?
辛巴:以前會覺得我是快手的KOL,現(xiàn)在我覺得大家也在考察我,能不能做好這個“意見領袖”。
我跟很多主播的思想是不一樣的,我是真的愿意在直播間問粉絲問題,讓他們教我東西。你不想想,那么多人,總有人能想出辦法,“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”。我跟他們學了很多東西,他們可能從我這寄托了一些精神而已,或者也能學到一些東西。
億邦:我記得你還跟粉絲們討論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?
辛巴:對,我會告訴粉絲,創(chuàng)業(yè)不能瞎幻想,其實最適合自己的職業(yè)不一定是你喜歡的職業(yè),但是你喜歡的職業(yè),做起來會非常輕松,就算做得不好,你也會心甘情愿。
但是想生存的話,我覺得更應該圍繞自己現(xiàn)有的資源和生活圈子去思考,而不是看到辛巴在做什么,就馬上跳出原有的圈子。所以說,我總擔心他們(盲目)創(chuàng)業(yè),但是也可能是瞎擔心,因為每個人可能過得也很好。
億邦:外界有種看法,早期辛巴在快手表現(xiàn)出的“霸氣”甚至“混不吝”,是因為快手聚集了幾大家族主播勢力,只有這樣才能在快手立足?
辛巴:家族文化的問題可能是整個媒體都比較關心的話題,其實剛來快手的時候,我是一個商人,那個時候是主播做主,我們這些商人通過刷禮物獲取流量,做自己的生意。
我是希望自己的粉絲,他選擇相信我的思想和模式,然后愿意陪著我一起成長。那么,這些家族主播發(fā)現(xiàn)我有能力讓粉絲喜歡我之后,他們就開始心理不平衡,不服氣甚至不接受,因為從來沒有商人在快手這樣做,他們就覺得隨時都能把我踩掉。
實際上,大家看到的我所謂的“霸氣”,我覺得是一種宣泄,對這種相互立場的宣泄,表達一種態(tài)度。
億邦:為什么在外界看來,辛巴總是那個容易制造話題熱點,行為出格的人?是對你有什么誤解嗎?
辛巴:很多人認識我都是因為“保安事件”吧。
億邦:你當時想過會造成那么大的負面影響嗎?
辛巴:有想過。既然問到我了,希望大家給我一個機會來正視這件事。
當時我站的位置是停車場,而不是大馬路,當時網上說是保安,其實對方是大堂經理。他來到停車場之后就向外推搡粉絲。我當時心里就不對勁了,因為我們去五星級酒店的時候是被接待的,但是這些普通老百姓去的時候被這樣對待,我覺得太不公平了,出于這一點,我當時就想讓這個大堂經理給粉絲道個歉。
因為現(xiàn)場比較吵鬧,我情緒一激動,就直接大聲喊出來了,在語言上是過激的。實際上我沒有任何惡意,你只要尊重人就可以了。之后,關于這個事件的視頻是被惡意剪輯過的,說我欺負酒店保安,讓我出來道歉。
其實那個時候我不覺得我錯了,我當時給被推搡的粉絲每個人開一個房間,我要讓他們成為被服務的對象。我不是狂,是因為我覺得這些人是需要得到公平的待遇。
億邦:你怎么看網絡虛擬世界里,網紅和粉絲關系?
辛巴:其實是不虛擬的,他都買你東西了,怎么還是虛擬的呢?他在你身上花錢了,怎么能是虛擬的?
億邦:除了通過直播帶貨產生的買賣關系,還有什么?
辛巴:我見過很多粉絲,其實我覺得大家都挺平常的。人是需要信仰的,為什么說有些粉絲對我的喜歡程度比較深呢,我覺得應該有幾個原因:
一是叔叔阿姨輩的粉絲,我和他們的孩子差不多年紀,有一些努力的勁頭,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這種精神。
二是比我大一點的哥哥姐姐們,他們跟我一樣都有過夢想,當他看到辛巴的那一刻,他想起了自己的曾經,會說“辛巴你好好干,努力沖,帶著我的夢想往前走?!?/p>
三是弟弟妹妹們,當他們真正步入社會的時候,也會像我一樣經歷一些事情,我會把成長中遭遇的挫折、失敗經歷背后的所思所想分享給他們,大家的粘性就高了。
億邦:但是在流量當?shù)赖臅r代,粉絲往往被當做“韭菜”來收割。
辛巴:我以前就說過一句話,一個人擁有了300萬的粉絲,這已經是一個縣的人口了;一個人擁有3000萬粉絲,可能是一個省的人口了,你要想你自己應該去做的事。我覺得對于“韭菜”這件事,很多網紅主播,他對人生的意義沒有真正想明白,對自己的價值沒有想明白,這些網紅本應該更有價值。
但是現(xiàn)在大家可能就只盯著今天的直播賺了多少錢這件事。沒有人教,沒有人帶,也沒有人告訴你,你應該是一家企業(yè),或者說你是一個“意見領袖”,你應該做什么。
但是,我覺得這種市場早晚會被分化掉的,任何一個時代,好的東西都會被留下來,現(xiàn)在市場允許發(fā)展,但是發(fā)展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不好的問題,我們是要清理掉的,只是時間問題。
億邦:怎么來判斷一個網紅KOL,他不是在“割韭菜”,而是在創(chuàng)造價值?
辛巴:我其實不太適合說這些話,因為我就在這個行業(yè)當中。我覺得,至少我們培養(yǎng)的主播會有要求。首先,你要先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當主播,你要告訴我,你要做什么,你未來想變成什么樣子?你面對這邊的粉絲,你們的關系是什么關系?如果我們培養(yǎng)的主播真正發(fā)自內心地思考這些問題,她(他)就能做一個合格的主播。
如果她(他)分析不了這個問題,只是說我來辛選是因為,這里有機會、有流量、有供應鏈、有理念,靠辛選我能賺錢,那我覺得你在哪里都能做這些事情,養(yǎng)活自己。
億邦:粉絲從幾百萬增長到幾千萬,你的心態(tài)有沒有發(fā)生變化?
辛巴:就飄了唄(笑)。其實我也問過自己一句話,是否這幾年的成長讓你對蕓蕓眾生失去了敬畏之心?我一直認為自己還是謙遜的,或者說懷揣著正義感和正能量,但是性格上體現(xiàn)出了我的缺陷,就是暴躁、脾氣大,對一些不公的事,馬上就要去反抗。
我覺得多多少少有那么一個小小的膨脹期,但是這份膨脹自己并沒有意識到,也沒有給予自己太多反省的時間,最后沉淀成,就只在乎自己直播當中跟粉絲的關系,卻忘了除了直播以外,我還有其他的身份。
億邦:會擔心粉絲有“厭倦”你的那一天嗎?
辛巴:我不擔心,這是早晚的事。我覺得不是一種厭倦,就像一種習慣。比如說,第一次做一件事會感覺興奮,你持續(xù)做10年,就會感覺很平凡,因為已經習慣了。那么,我覺得直播也是一樣的,大家可能需要你,但不是說非要在直播間里看到你。
主播不應該把自己太當回事兒,真正應該“當回事兒”的還是直播間的那些人,什么時代都會過去,那是時間早晚的事。所以說,我們思考的是,辛選本身要“去辛巴化”,辛巴不在了,應該出現(xiàn)辛選這家企業(yè),應該讓大家知道辛選在做什么,而不是辛巴在做什么。
他說,看見這棵樹就好像看到正在成長的自己
億邦:你剛才說,將近7000萬的粉絲賬號就相當于一個大媒體,那么你怎么看這么大體量的粉絲資產?如何去維護?
辛巴:我覺得這7000萬粉絲的賬號能量是非常大的,首先它堆起了一家(GMV)幾百個億的公司,辛選又培養(yǎng)了那么多直播帶貨的KOL,其中也有很多算得上國內一線主播了,這都是7000萬粉絲帶來的。
但是,我不想衡量它的價值,因為我個人跟這個賬號是有感情的,我并不想拿財富來衡量,我覺得他們是無價的。我的夢想從他們開始,我的未來不管成功與否,我覺得那份價值都是他們給的,我的故事也還沒有結束。
億邦:有人也說辛巴是個巨型流量,有7000多萬粉絲,所以商家這么看重他。如果沒有了流量,商家就不會追捧辛巴,你怎么看?
辛巴:這個問題其實早在2019年,我就一直深度思考的。所以為了解決這件問題,我們開始培養(yǎng)各個類目的KOL,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培養(yǎng)第三批主播,當最后我們把供應鏈公開的時候,我們整個(辛選)盤子是被品牌需要的。他(品牌)需要的不是辛巴,而是辛選。辛巴沒了,辛選還在,從2019年我們就已經開始布局策劃這個事。辛巴這幾月沒播,公司也照常運轉。
我不怕失敗,最怕老了沒朋友
億邦:在所有的質疑中,你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?
辛巴:我唯獨不接受的就是有人說“辛巴捐款是為了避稅”,有經驗的人知道捐款是避不了多少稅的,能抵百分之幾就不錯了。我從二十五、二十六歲做公益到現(xiàn)在沒有間斷過,我喜歡這個事兒,幸福不是做給別人看的。可能大家知道的(捐款金額)是1.5億,實際上在31歲之前,我所有的捐款已經超過3點幾億了,我都沒說過。
我從捐的那天就開始被罵。因為我們公司限額每天只能轉兩千萬,這個事都不知道怎么去說了...后來一些地區(qū)聯(lián)系的政府也好,醫(yī)院也好直接打電話給辛選,就告訴我缺什么,我們就全球包飛機去買。
那個時候我買的口罩四十多塊錢一個,防護服800塊錢一套,防護服原先本身只要百八十塊錢一套,可能不超過200塊錢。然后(我們)就被騙,被這個人騙900萬,被那個人騙800萬,我們被騙無怨無悔,因為只想拿到物資。就是只要你有(物資),我們都會去談,然后全球包飛機(運輸)。
可能燕窩事件,是我們的態(tài)度問題,審核不夠嚴格,這確實是自己出現(xiàn)了失誤。但是對于公益慈善的(質疑)我不接受,我寧愿大家不知道,但是你也不要去評價,我真的覺得很委屈。
億邦:是不是有一種情況,當一個人連續(xù)踩中了風口,而且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之后,別人就會說“辛巴就是運氣好”,但你的努力很多人是看不到的?
辛巴:我幸運生在互聯(lián)網時代,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,然后互聯(lián)網給了我這么大的機會,讓我去做這件事兒。但很多人看到是你非常你風光的一面,他并沒有看到你所承受的。有時候我當然不希望人們把我看成孩子,但有時候我媽也會說“辛巴你也只是個孩子”。
但是我覺得這些成績來源于我這十年的經歷。就像我2020年的一些小膨脹,這是我不成熟的表現(xiàn)帶給我企業(yè)帶來了壓力,但這件事兒經歷過后我又成長了。
我特別想對00后說,以前我會感慨這個社會這么多好的機會都讓前輩們占領了。干電商有阿里,后來美團、拼多多這全出來了。各種模式都有了,我們還能干啥呢?但是你發(fā)現(xiàn)每一個時代都會有新的東西出來,新的東西就需要新的人才,我們這一代的機會是比上一代多的。
億邦:有人會完全否認你的努力嗎?
辛巴:他否認他的唄,我努力我的唄,我干了什么東西又不給他干。
億邦:你似乎連續(xù)兩次踩中了風口,不管是在日本做花王代購,還是做直播帶貨,這都給你帶來了巨大的成功。但回過頭來,太好的運氣是不是也讓你失去了一些東西?
辛巴:有得到就有失去。同樣的風口擺在了無數(shù)人的面前,面對這件事的態(tài)度決定了你在行業(yè)的位置。我比較有危機感,當形成怎樣的狀態(tài)時,我會感覺到危機我要改變,不能按部就班,然后(思考)兩年后應該做什么,可能我就是這樣一個性格的人。然后這一折騰,可能就會出現(xiàn)狀況,但這種狀況本身就是一個企業(yè)應該經歷的。
如果說失去了我覺得無非就是一些同齡人這些十來年該有的樂趣,還有就是讓我看到了很多以前不敢直視的東西,比如說人心。每次落魄或者失敗看到的人情冷暖,都讓我失去了曾經原以為我愿意珍惜一輩子的情感。就是有些情感,我原本希望是一輩子的。
億邦:好多人會問我像辛巴這樣的人,他怕什么?
辛巴:我怕老婆(笑)。其實這個問題我想過嗎?我怕什么,我不怕失敗的,不怕事,我怕老了沒朋友。
億邦:為什么怕沒朋友?
辛巴:因為現(xiàn)在有些想接觸你的人就是想跟你賺一些錢,奉承的話會有一些吧,所以我缺少這種真心的朋友。我挺喜歡跟媒體聊天的,因為就像在闡述一個真實的自己。生活當中是沒有這個機會的,也沒有這樣的人。大家都該怕你的怕你,該尊重你的尊重你,缺少朋友。
億邦:什么樣人是朋友,你有朋友嗎?
辛巴:有吧,我有朋友。但是我覺得真正的朋友是什么,就是你當暢想未來的時候,他會在旁邊給你設想很多。兩個人會擦出火花,或者說一起回憶以前做過的事兒,那種感覺很興奮,我覺得大家不要向往財富,要向往心靈上認知的交換,可能我最怕失去感情,喜歡交心,而并不是財富。
億邦:在商業(yè)領域,你最佩服的是誰?
辛巴:做人我比較佩服曹德旺,未來有一天我可能也會向他學習,(把錢)全捐了。
億邦:你今年只有31歲,但是作為企業(yè)創(chuàng)始人,會不會感覺壓力特別大?如何給自己解壓呢?
辛巴:首先你要看清你自己是誰,如果你只是一個養(yǎng)家糊口的一個人,我覺得你有無數(shù)種釋放壓力的方式。但是,現(xiàn)在你擔負的是幾千個員工家庭,成百上千家合作企業(yè)。我去工廠考察的時候,從他們員工的眼睛里,我能看出來他們比較喜歡我,都跟我打招呼,我就感覺非常幸福。還有就是去助農,幫農民賣貨,也很幸福。
我只要選擇這條路繼續(xù)走下去,壓力就會是一直存在的東西。我唯一的釋放可能就是每一步的成長,或者說一份小成績,就是我給自己最好的回報了。
億邦:你對辛選的期待是什么?
辛巴:希望消費者走進某種消費場景時,當他想起辛選也有這款產品,他會去辛選買,因為辛選已經幫他把產品和質量都審完了。
億邦:辛選有可能做電商平臺嗎?
辛巴:暫時沒這個想法,可能大家會說之前我們做過辛選幫,那只是一個供應鏈平臺?,F(xiàn)在快手上市,我們只想做平臺的服務公司,類似MCN這樣的機構。
億邦:媒體喜歡計算辛選每年GMV占快手的大盤比,比如“19年辛選GMV占快手四分之一,去年不足十分之一”,你怎么看?
辛巴:我用眼睛看(笑),我覺得最后辛選占快手1%才好,整個快手的發(fā)展是良性的,然后辛選也變成了一家賦能企業(yè)。未來兩家企業(yè)互幫互助,一起成長。
如果主播賺夠錢就膨脹了
辛選反而做了件錯事
億邦:外界討論比較多的還有辛巴的“師徒關系”,為什么會采用“師徒制”的方式培養(yǎng)、管理主播?
辛巴:大家看到辛選有很多藝人,其實我只有四個徒弟,這四個徒弟是我真真正正想把自己的本事交給他們的。因為他們年齡比較小,對于經商、做人做事還需要引導,但他們做到一年幾十億、上百億體量的時候,他需要有自己的團隊,需要管理和維護,這些都需要交代。
今年,我們主要是想弱化“師徒關系”這個問題,我不覺得作為一個商人應該教徒弟,但是好像大部分商人還都有徒弟(笑)。以后可能就不會再收徒弟了,因為師徒這層關系的責任確實挺大。
但是你說和這些人接觸時間久了,他們對我本身也有感情。這些孩子的人生經歷都挺坎坷的。我是從小爸爸媽媽一直在一起生活,我覺得他們想得到那種關愛,我也盡量去做到的,也不是刻意的,可能就是一種感情交流。
億邦:有人說,辛巴在快手的成長就像日本的“養(yǎng)成系”偶像,粉絲是看著你慢慢長大的?,F(xiàn)在辛選在培養(yǎng)第三代主播,“養(yǎng)成系”偶像還能如法炮制嗎?
辛巴:我覺得這里的根基在于,我們培養(yǎng)的主播,她(他)要對得起這個行業(yè)的專業(yè)性;第二要賦予她(他)一個生存的能力。首先你得先生存起來,才能不斷地成長,再讓你的用戶和粉絲接觸到你,看到你接下來的成長。因為我們也不可能培養(yǎng)出來的人,一步就成為像“蛋蛋”那樣的主播。
辛巴雖然不是樣樣精通,但是會比一些初出茅廬的人強很多,會注意很多東西,知道很多知識,我們對主播的培養(yǎng)包括學習各個商品類目的專業(yè)知識、去工廠現(xiàn)場學習等等一系列課程。所以說,我們只是賦予了主播一個初步的生存能力,后面還需要她(他)個人的成長。
億邦:你會給每個主播設計一個“人設”嗎?
辛巴:這本來就是傳媒公司應該做的事情,我們會盡量梳理出最適合她的角色和風格,然后引導她、提醒她,關鍵還在于他自己怎么理解這些定義和方式,這個行業(yè)也會給他很重要的意見。
億邦:主播樹立有辨識度的“人設”不容易,但人設崩塌可能就在瞬間。
辛巴:我們樹立一個人設的時候,就在于發(fā)現(xiàn)這個人的本質長什么樣,不會引導他們樹立一個和她本身性格或者人性不符的人設,那樣未來一定會出問題。
億邦:辛選每培養(yǎng)一個主播,背后都有一套選品機制,保證最后的銷售轉化,你覺得這種人貨匹配難嗎?
辛巴:現(xiàn)在對于這個行業(yè)來說,我們沒有保證銷售的一個轉化,我們只希望主播能自我認識自己到底適合哪個位置,這個階段是哪個位置,當你能成長的時候你才去成長,不能成長,不要盲目成長。
億邦:現(xiàn)在行業(yè)里有另一種主播培養(yǎng)機制,一次性砸錢投放10個主播,跑出來兩三個,再繼續(xù)追加投放,你認同這種培養(yǎng)模式嗎?
辛巴:這也是一種方式,但是對大多數(shù)MCN來說是不適合的。我們對人本身的價值觀審核是很看重的,然后才是下一步的推廣。有些MCN背后有資本投入,所以敢花這個錢。但是敢花錢并不代表(一定能行),我們花在推廣上的錢應該和實戰(zhàn)緊密結合,才是良性的。
我現(xiàn)在是不太認同的,我覺得一個主播的能力和信仰,才是他未來獲得真正成長的動力。如果這個主播只是為了錢,那等他賺夠的那一天,他會不會變質,會不會膨脹?互聯(lián)網可以很快改變一個人,如果他的本心變了,我覺得辛選反而做了一件錯事。
億邦:現(xiàn)在大量專業(yè)機構和資本涌入直播電商行業(yè),會感受到危機感嗎?還能保持優(yōu)勢地位嗎?
辛巴:我覺得關鍵在于誰的行業(yè)根基和運營思維更好一些。資本市場或者新群體的進入,對整個行業(yè)是有支撐的,也會形成新的生態(tài)。
但是里面可能存在一個問題,就是新進來的這些人會不會擠占真正想創(chuàng)業(yè)的人,這些人可能沒那么多錢,那么資本支持。那么我希望,在此時此刻,辛選能為這些人賦能,只要大家是真真正正想去做這份事業(yè),發(fā)自內心地想去發(fā)展這個方向,真正熱愛這份事業(yè),我覺得這些不用怕,他們也可以找辛選。
億邦:辛選是從直播電商風口里成長起來的,但我們感覺這個行業(yè)在降溫,很多MCN機構不做直播帶貨了,品牌商更想自己做店播,你怎么看這種現(xiàn)象?
辛巴:品牌店播這個事,也是今年我們和快手會一起全力推動的事情,我們會幫快手全力以赴去做這個事,把辛選的能力賦能到店鋪直播中。目前來看,品牌店播,一是缺少流量注入,二是缺專業(yè)的主播,三是受平臺對直播版塊運營的影響。
億邦:行業(yè)是不是已經進入洗牌期?
辛巴:我認為“洗牌”也是一種階段性成長,即便大家認為這個行業(yè)只有三年風口期,那我問,風口過了,辛選還是三年前的辛選嗎?快手還是三年前的快手嗎?他也在成長,對吧。
每個階段都有英雄出現(xiàn),但是每個階段的英雄都踩在曾經那個英雄的肩膀上成長。時代在變革,我們要面對的是自我怎么成長,如何迎接未來。我覺得辛選是有能力總結出未來的樣子的,歸根結底一句話,我們想要做一家真真正正服務行業(yè)、服務平臺、服務主播、服務品牌的企業(yè)。
億邦:你曾說,整個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就像一張心電圖一樣起起伏伏,現(xiàn)在企業(yè)越做越大,還能承受這種周期性的波折嗎?
辛巴:燕窩事件和2021年應該可以回答這個問題。經過去年的燕窩事件,大家如果還能看到一個朝氣滿滿的辛選,這是我想給社會看到的辛選的態(tài)度。這個事件之后,我們再面對各種事情,處理方式和態(tài)度會更加成熟一些。
如果品牌非要做高利潤,
就與辛選的價值觀相違背了
億邦:“去辛巴化”后,辛選哪些版塊還是需要辛巴親自抓?
辛巴:公司管理,其實我真正喜歡的是公司管理和研究供應鏈。
億邦:我也好奇供應鏈,辛選今年會有什么動作?
辛巴:感覺很多人都在關注辛選的供應鏈(笑)。我理解的直播是,到最后類似辛巴這種的頭部KOL,在整個行業(yè)會被弱化。如果都供向頭部,這個行業(yè)不良性,所以這個行業(yè)需要幫助到更多人。
辛選首先關注比如鄉(xiāng)村振興,農民種出來的東西是最好的品牌,但是他不懂營銷,他不懂包裝,他不懂物流,辛選會直接和農民對接賣貨;第二個是線下實體店,它本身就具備貨、場景和品牌,但他們缺專業(yè)的主播,所以我們要做培訓;第三個是國外的優(yōu)質品牌,有很多想進入中國,其實一部分老百姓需要的正是這些性價比高的生活快消品。
今年下半年,我們會把辛選的供應鏈公開給其他主播或平臺,但還得基于我們的管理能力,因為這需要很大的精力,有些主播不懂直播不懂產品,(我們)就得給他匹配懂的人,但我們的人員培訓速度是沒有那么快的。
2020年辛選直播基地的爆款產品展示
(受訪者供圖)
億邦:談到品牌,你知道他們是怎么評價辛選嗎?
辛巴:怎么說?
億邦:壓價壓太狠,獲取了自己的利益后還想著賺品牌方的錢。
辛巴:商業(yè)邏輯來講,品牌只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并沒有從市場的角度思考。說壓價太狠,我覺得是他內心承受的利潤點低了,他以前想賺百分之五十?,F(xiàn)在我們只允許他賺百分之二十,他心里是不接受的,但實際上老百姓消費時品牌就應該賺百分之二十的錢。
品牌商說他自己不賺錢,有一個東西可以驗證,你為什么還要再合作(直播)賣,說明品牌已經賺錢了。
億邦:品牌方的這種抱怨會不會影響持續(xù)的合作?
辛巴:辛選也并沒有賺到多少錢,我們的傭金大概就15到20個點,快手還要扣掉五個點,利潤比品牌要低得多。對于有些品牌的抱怨,辛選其實是不屑的。
億邦:你怎么看待品牌商的抱怨?
辛巴: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跟辛選合作太深的品牌。因為辛選本身就是輔助品牌推廣的一家公司,如果品牌非要來做高利潤的營銷,這不是辛選本身的價值觀。
我們在開招商大會的時候跟品牌說的很清楚,我們的目的是讓原先不是你的用戶變成用戶。品牌原先在其他的渠道能賺50%,在我的渠道只能賺20%。接受就合作,不接受就不合作。
億邦:能否理解這種把“原本不是你的用戶變成用戶”,就是通過把品牌商的價格壓下來才實現(xiàn)的?
辛巴:我覺得他們(部分品牌方)對產品的理解就是有問題的,說到這里我可能有點兒過激了。一件衣服生產出來,如果沒有讓我體現(xiàn)身份的情況下,就60塊錢,你為什么非得賣200呢?它有30塊錢、40塊錢的利潤大家一起分不是很好的嗎?為什么品牌供貨一定得供120呢?
如果直播不能解決這個問題,就沒有存在的意義。我去淘寶買好不好呢?淘寶也是這個價。打個比方,以前化妝品的品牌商,他要賺200%的利潤,現(xiàn)在他賺30%到50%的利潤,因為時代不一樣,他(品牌商)也要轉變。他(品牌)生產1000萬訂單的時候,想賺得更多一些,我們(辛選)只是覺得他(品牌)不應該賺那么多,這個態(tài)度是我們堅定的。
億邦:是否存在一種情況,除了價格,辛選與品牌商的合作還有可能基于增加服務等環(huán)節(jié),讓價格不再是唯一因素?
辛巴:類似的產品,如果同樣的品質你選價格高的還是低的?在產品競爭中最重要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就是價格,多少品牌店掛著1000塊的價格,線下渠道分發(fā)卻賣480的價格,這就是營銷環(huán)境,我只是看到了營銷的本質而已。所以我覺得,我們(賣貨)就直接一點,不要跟老百姓繞那么多圈子。
辛選合作的國內外運動品牌展示區(qū)
(受訪者供圖)
億邦:一般MCN機構和品牌商會采用“坑位費+傭金”的合作方式,辛選這邊是什么情況?
辛巴:我們以前也是有坑位費的,近一年多就開始取消了這個坑位費。因為我覺得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我們更在意銷量和銷售的占比,希望更多的用戶能用上這個產品,價格放低一點。以前會有人盯著這個坑位費,比如說5萬、10萬、20萬以上,后來我們就給取消了。
億邦:你會提醒主播,帶貨可以再“性情一點”,把價格再降一點,讓用戶買得開心。這會不會違背和品牌方簽訂的推廣協(xié)議?
辛巴:我說的“性情一點”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的產品,有一部分品牌商家也愿意這樣,他也希望在直播間打造品牌的“人設”。你這場直播“性情一點”,讓所有人喜歡上你的品牌,下次我還在直播間推薦你的產品,大家還是讓你賺錢的。
而對于這些主播來說,一場直播賣一兩個億,其實是盈利的,可能還要賺500萬、1000萬,你拿出兩三百萬分享給自己的用戶,這本身就是你該做的。雖然主播是一個人在屏幕前坐著,但是背后有無數(shù)人在努力,主播應該更感恩。
品牌不完全是占主導的,
辛選一定要具備自我成長能力
億邦:除了合作品牌帶貨,辛選也一直在做自有品牌,那么做自有品牌的“邊界”在哪里呢?會不會讓合作品牌覺得,辛巴是在吸納品牌粉絲,為自有品牌引流?
辛巴:淘寶賣完,優(yōu)衣庫就不能賣衣服了?我們是一家服務平臺公司,但是你不能理解為,品牌就能滿足所有辛選的需求,品牌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滿足我們辛選的需求。
剛才聊到跟品牌之間的關系,我只認可你賺20%,你非要賺50%,我就不跟你合作。我不覺得品牌是完全主導的,當然,我們跟品牌也講過,如果你有能力配合辛選,我們會放棄自營這個類目,你能開發(fā)的產品我們全部給你帶。
辛選一定要具備自我成長的能力,就算沒有品牌,我們也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和開發(fā)能力。因為我的目標是滿足客戶的需求,不是辛選的利益。
億邦:大家會覺得,“辛有志嚴選”這個品牌也是一種“流量打法”,如果平臺流量枯竭了,是不是這個品牌的生命力也會受到挑戰(zhàn)?
辛巴:如果辛選的流量枯竭了,我覺得直播電商行業(yè)的流量也會枯竭。如果大家同樣交一個稅的話,我不怕任何人的競爭,我覺得企業(yè)應該有對未來的思考、判定和規(guī)劃。任何行業(yè)都不可能長久地存在,但是你要知道當這個行業(yè)沒了,你應該是誰,你應該走到哪兒。所以,不管我們從哪個點出發(fā),只要我們想做,我們的機會還是會很大。
億邦:那辛選這個品牌呢?
辛巴:不著急,慢慢走。對于流量枯竭的問題,別說我們了,對于抖音也好,阿里也好,哪一家沒有焦慮?
但是你要考慮的是,A擁有1億的互聯(lián)網用戶,B也擁有1億的互聯(lián)網用戶,大家都在一個池子里,拼的是什么?(拼的是)誰跟這1億人的關系親密,誰更能獲取他們的信任,誰更能提供可持續(xù)的服務。流量不在于枯竭,未來要講的故事,我覺得不是流量枯竭,因為早晚會枯竭,對吧?
億邦:我看辛選直播間除了一些大眾產品,也會推薦一些新奇特的產品,比如氣泡水機、凈水器等,怎么判斷這些新品能被廣大粉絲接受?
辛巴:以前我們的粉絲群體,三四線城市的人比較多,最近這一年多,一二線城市人群也比較多,他們還是挺喜歡這種氣泡水機。我選那款產品的時候,我知道賣不了多少,但是我是感覺喝這個健康,我是真的希望每家都有一個。
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進入辛選選品池 (受訪者供圖)
億邦:辛選去年走訪了全國多地產業(yè)帶,合作了很多工廠品牌,有什么感觸?
辛巴:用戶對大品牌是有需求的,同時還有很多品牌,不能說是小眾品牌,它們屬于大眾產品,但是沒有打出品牌。人家就兢兢業(yè)業(yè)在那做自己的事,但是他可能不懂互聯(lián)網,連做個天貓店可能都是問題。
通過深入產業(yè)帶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些產品,有些產品他還沒有被社會競爭異化,比較純粹。
比如說黑龍江的筋餅,他做的筋餅特別好,特別薄,特別有嚼勁。當時他用的是那種透明的塑料袋包裝,我說,你這不是商品的樣子,換成牛皮紙的紙袋,就像食品包裝了。雖然這款筋餅的產能很低,但是人家保持著原始的制作方式,確實是好產品。
億邦:這些產業(yè)帶商家的訴求是什么?辛選能做到什么程度?
辛巴:其實大部分都是生產型企業(yè),自己沒有能力運營互聯(lián)網這個端口,他的想法就是希望有一個穩(wěn)定的銷量,賺多賺少不重要,我賺我工廠那份就可以。
說白了就是,工廠不懂套路,他不跟你玩套路,我就做好工廠本身的事,賺我工廠本身的錢。品牌套路是多的,他認為他應該賺50%,但是工廠想法很簡單,我就賺20%就行了。
億邦:也就是說,下一步,辛選在供應鏈端,主要依托自有品牌、成熟品牌和工廠品牌三個版塊?
辛巴:我們下一步,自主研發(fā)的產品其實不多,其中服裝比較多。因為國內知名服裝品牌也就那一二十家,我沒有辦法,得自己去找工廠,找到更多新款,滿足直播間需求。這樣的話,也給更多新的品牌或者新的工廠機會,而不是說只讓那些大品牌在前面吃的“五飽六飽”的。
咨詢熱線:
86-592-5151555
地址: 廈門市集美區(qū)軟件園三期A3棟504室
QQ:1039899831
固話:86-592-5151555
手機:18020730588(賴先生)
官網:www.tiptop.cn
Copyright © 2000-2021 www.tiptop.cn
游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享有,如無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您按照《版權保護投訴指引》來信告知,本網站將應您的要求刪除。